“我自己是真回去了,而且不是简单地去溜达一圈儿,而是真真切切地和这小说中的几代人一起栉风沐雨,似乎真的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一百多年。”作家王松如此说道。近日,王松最新长篇小说《烟火》面世,很快引发众评论家关注。
长篇小说《烟火》从1840年的天津写起,到新中国成立,时间跨度一百余年。故事是从天津老城的北门外一个叫“侯家后”的胡同开始的。天津的民俗、风俗、市井文化、各色小人物,在历史风云翻卷的背景下,如一幅长长的图卷徐徐展开。
一个叫“来子”的年轻人,曾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从在“狗不理”包子铺当伙计,到成长为一个成熟的鞋帽店买卖人,再到接触到一个又一个的革命者,亲眼见到这些人是怎么为了信念默默无闻牺牲自己生命的,直到最后,为了不当亡国奴,拒绝去日本当劳工,在去日本的船上跳海,用自己的生命,告诉自己的女儿,应该怎样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在来子身边的各色市井小人物,无论是手艺人、买卖人,还是“吃洋饭”“混租界”的汉奸,也勾勒出天津百年的市井百态。其中,也渗透着浓郁的天津文化,尤其是天津特有的曲艺文化。
有评论家称赞,天津需要这么一本书。就像上海需要王安忆、需要《繁花》,北京需要老舍、需要《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一样。在100多年的时间跨度里,小说的100多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无数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在侯家后这个地方展开。这是一部平民的史诗,是有关天津的,更是有关中国的。(路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