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文化 >

探墓类短视频走红互联网 文物保护能否乘势升级

半月谈 | 2020-12-21 10:32:36

一手拿相机,一手举探照灯,拍摄者独自向漆黑的古墓深处走去……你以为这是影视作品里的情节?近年来,惊险刺激的探墓类短视频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互联网平台上。有网民说看这类短视频“涨知识”,也有人担心探墓类短视频倘引发效仿,有损毁文物的风险。更深层的问题则是:文物保护,有无可能在自媒体时代乘势升级?

在手机上看“野墓”

“这里这么吓人啊……大龙也不太敢往里走,就在这儿给大家讲一讲……这个墓葬群的三号墓出土了1900件文物。这个汉墓没有开发,里面没有灯光……”在一段收获了200多万次观看的视频中,拍摄者大龙走进崖墓群中的一个古墓里,将镜头对准了幽深阴暗的墓室。

经过一番准备,大龙在接下来一个视频中终于走进古墓深处,举起探照灯带一探究竟。除了介绍古墓,他还分享了探墓经历,表示自己探访过100多个古墓,“野墓”并没有什么可怕,去古墓是要体验它的历史和文化。据了解,大龙已上传与古墓相关的短视频近700条,粉丝数量超过700万。

在网络短视频平台上,有众多像大龙一样专注发布探墓类短视频的当红博主。抖音上以“古墓”为话题的视频播放量近4亿次,一些短视频的观看量高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此类短视频内容五花八门,既探访作为景区开放的帝王陵墓,也不乏人迹罕至“野墓”的探秘之行。

评论中观众用“刺激”“干货满满”“讲解中华文化”表达对视频的喜爱。但也有网民表达了对探墓视频走红的担心:一方面,视频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加入探墓的行列,有破坏文物的风险;另一方面,博主的讲解是否足够专业、是否有戏说和误导公众的情况,也都值得怀疑。

在文博业内人士看来,古墓题材短视频受网友关注,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博主题仍是自媒体时代大众兴趣的焦点:“大家看那几座国保单位帝陵可能都看烦了,能看到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野墓’,也是一种好奇心的满足。”

当真不影响文物?

在探墓视频中出现的不少古墓和遗址几乎荒废,拍摄者统称之为“野墓”。但在不少“野墓”旁,文保单位立下的标识清楚可见。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李明指出,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私自探索古墓,极易造成墓葬本体和墓葬内文物损坏。这种行为不宜提倡。多位专家就此均表示,无论是拍探墓视频还是民间组织的遗址“游学”活动,倘无专业人员在旁监督,都可能危害文物安全。

半月谈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以考察古代陵墓为噱头,实则只求赚钱的民间“游学”活动不在少数。已被民政部列入第六批涉嫌非法社会组织名单的“帝王陵文化研究会”曾多次组织会员“走陵”,搜寻甚至搬运陵区内石刻残件,钻进荒野里的古墓寻求刺激。

基层文保如何顺势而为

半月谈记者采访了解到,保护手段有限、人才队伍不整等问题是基层文物保护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基层文保工作者反映,目前保护田野文物的手段仍以人力巡防为主,但在陕西等文物大省,基层文保工作者数量与其承担的文保任务往往很难匹配。

基层文保工作者认为,在暂时“老大难”不易解决的情况下,应当乘势升级的首先是技术手段。比如,对低级别或者无级别文物安装微型监测终端,实现只要有人触动或者移动文物,就能立刻将定位信息传输至监控室,及时处置。

同时,应出台规范野外陵墓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规范民间行为;建立“黑名单”制度,对危害文物安全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处罚;加强宣传文物保护知识和法规,让群众懂得如何保护好文物并自觉参与其中。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建议,进一步做细田野文物普查摸底,建立田野文物三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移动互联网作为重要的文物展示手段,将田野文物搬上“云端”,并可把有一定粉丝基础的短视频博主组织起来,引导他们成为弘扬文化自信、普及文物知识的新媒体力量。(记者 蔡馨逸 杨一苗)

  • 标签:探墓,短视频,文物保护

媒体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