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一师(陆战一师居然打垮9兵团)
梅岘里东山、马踏里西山位于陆战一师防区的最前端,与志愿军阵地相距仅300米,两座山是这一区域的制高点,距离韩国首都汉城,也就是现在的首尔,只有不足50公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此两山军事价值甚大,是陆战一师防御的重点,阵地战开打以来,陆战一师已经丢了不少阵地,再这么丢下去,汉城都要保不住了。故陆战一师对梅岘里东山、马踏里西山上的防御工事非常重视,布设了大量连绵的铁丝网,构筑了星罗棋布的明碉暗堡,以及纵横交错的战壕和交通沟。
上甘岭战役中,显示了坑道防御体系的巨大威力,美韩军打了近200万发炮弹,付出了损失上万人的惨重代价,虽然多次完全占领了上甘岭的表面阵地,但是始终无法攻克地下的坑道。志愿军依托坑道,既能躲开铺天盖地的火炮,又能不断袭击表面阵地的美韩军,使美韩军始终无法站稳脚跟。
见上甘岭的坑道这么管用,陆战一师有样学样,下大力气在梅岘里东山、马踏里西山上也修建了坑道。
以这两座山为核心的阵地,由陆战一师第五团驻防,该团安排一营的两个排守卫山上阵地,其余部队在山后,可随时增援山上守军。第十一炮兵团在附近驻扎了不少火炮,可在极短时间内提供火力支援。
1953年2月,陆战一师发现对面的志愿军阵地有异,以前常见的一些小规模袭扰和冷枪冷炮都减少了,但空中侦察却显示此区域的志愿军活动似乎有所增加。
活动增加,是在储备弹药,集结部队?袭扰少了,是让敌军放松警惕?那就是说,志愿军准备来干一票大的?美军情报部队认为志愿军很可能发起一次大规模进攻,于是陆战一师加紧了备战。
3月26日晚上六点,志愿军40军120师358团果然对梅岘里东山、马踏里西山发起了进攻,志愿军炮兵进行了火力急袭,不到20分钟就打出1500余发炮弹,而且打得特别准,大口径炮弹直接砸到地堡口,铁丝网被整段清除,观察所、前哨阵地、交通壕等目标无一幸免。
原来志愿军确实对此仗做了长期准备,但远不止囤积弹药、增加兵力,而是开展了大量侦查活动,趁着夜色派出侦察兵潜上山,把美军阵地的火力点、碉堡、通讯线设置、战壕布局都摸得一清二楚,火炮射击参数做了精准设定,炮兵们几乎不用瞄准,按照参数闷着头猛开炮就是了,而炮弹在黑夜中却像长了眼睛一般直飞目标。
陆战一师遭袭后,赶紧命令炮兵反击,可是这边炮兵还没到位,志愿军压制火炮就打到了炮兵阵地上,40军的战前工作真是细致,连敌军炮兵阵地的方位都掌握了。加上前方电话线也炸断了,这20分钟炮击,陆战一师炮兵成了瞎子,还被不断干扰,所以都没像样的反击过。
对阵地轰了20分钟后,志愿军炮火开始向敌军后方延伸,步兵随即发起了冲锋。陆战一师在山上的两个排,依托残余工事,拼死抵抗,并且赶紧派人冒着炮火对电话线进行修复接驳,电话刚接通,第一句话就是呼叫炮兵火力支援。
陆战一师第十一炮兵团此时也缓过劲来,组织了火力对志愿军炮兵进行反压制,接到阵地守军的求救后,立即按照其报送方位,对进攻的志愿军猛烈炮击。
按守军的报告,进攻的志愿军有多达3500人,从各个方向扑向梅岘里东山、马踏里西山主峰。陆战一师炮兵们只好甩开膀子使劲装弹、开炮、退弹壳,所有大炮一刻不停的猛轰,把各条进攻路线炸了个遍。
其实这又是志愿军的常用招数,主攻与佯攻相结合,佯攻部队声势闹得很大,小喇叭吹得山响,战士们一跃而起,杀声震天,但是却没有真正进攻,没两下就跳回掩体里了。
主攻与佯攻的部队一起冲锋,黑夜中美军根本无法分辨,所以感觉到处都是敌人,只好草木皆兵,呼叫炮兵统统轰掉,巴不得来个火力全覆盖。
40军这一轮进攻,真正的主攻部队只有两个连200来人,陆战一师大炮虽多,火力虽猛,绝大部分火力都分给那不存在3300人了。
硬是骗过了陆战一师大部分火力,落到主攻连队的炮弹可也不少,而且美军8英寸榴弹炮等重型火炮威力巨大,所以依然给志愿军进攻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阵地上的陆战一师官兵也硬气起来,借着已方火炮的支援,在掩体中朝志愿军开火反击。
陆战一师在两座山上布置了两个排,一开始就被志愿军精准的火炮杀伤了一些,这会儿又面临志愿军两个连的近身猛攻,兵力处于明显劣势。陆战一师虽然顽强抵抗,可火力点还是被一个个消灭,阵地接连丢失。陆战一师反应也很快,迅速从后方派出增援部队,第一批两个排,各赴一个山头,志愿军用火炮控制着各条上山的道路,对援军实现了有效杀伤,陆战一师这两个排穿过火力封锁后,死的死,伤的伤,都没剩多少人。
半个多小时后,缺少有力增援的山上守军终于招架不住,剩下的40余人退入了坑道。
退入坑道的美军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攻上阵地的志愿军就发现了坑道口,立即攻了进来。坑道里区区拐拐,志愿军战士们勇猛无比,边投手榴弹边用冲锋枪扫射,片刻不停的猛冲。这真是名副其实的狭路相逢勇者胜,硝烟弥漫的坑道里,子弹、弹片横飞,呼吸都很困难。
这种险境下,陆战一师完全不是对手,不断往坑道里退,士兵一个接一个中弹倒下,最后六人被压缩到坑道尽头无路可退,就躺下装死。这种小把戏怎么骗得过老道的志愿军,一名志愿军战士猛踢一脚“尸体”,“尸体”条件反射动了,动作跟真尸体明显不一样,志愿军战士抬手一枪把这具“尸体”打伤,六具“尸体”就赶紧举起了手。
不到两个小时,陆战一师在两山的阵地,包括表面阵地和山内坑道,全部失守。
陆战一师又一次主动发起夜战,第五团以连为单位,向两山发起反击,企图趁志愿军立足未稳夺回阵地。此时两座山的军事价值就得到了充分体现,两山是此区域的制高点,炮兵观察员在山顶可以俯瞰整个战场,对炮兵进行精确引导。志愿军炮兵表现英勇,冒着美军猛烈的压制炮火,根据炮兵观察员报来的参数,对美军反击部队进行精准打击。
陆战一师虽然受到火炮的沉重打击,但是依然硬着头皮往山上冲,刚到半山腰,山顶守军的机枪又打了过来,然后是雨点般的手榴弹。一个连穿过层层火网后,往往剩不了几个人了,可这几个人还是凶悍的跟志愿军拼起了刺刀。
陆战一师的反击一直持续到凌晨三点,多次冲锋均告失利,第五团一营的几个连队都打残了,已无力再攻。无奈之下,只好鸣金收兵,等待增援。
第二天上午,陆战一师援军陆续到来,第五团三个营都到齐了,第七团一个营也到了,于是又开始了一轮进攻。
白天的开场戏当然少不了美国空军,对两山猛投了一轮炸弹,大炮、坦克也在猛烈开火。
这一轮火力准备从早上六点一直打到七点,志愿军的阵地成了一片火海,表面工事损坏严重。山上的守军大部分撤到了反斜面的工事和坑道里,而炮兵观察员却一直勇敢的留在山上,紧盯着敌人。
陆战一师见山上的防御工事炸得差不多了,就开始组织步兵进攻,一个先头营刚集结起来,就被志愿军炮兵观察员发现了,立即呼叫火炮射击。志愿军炮兵这下把美军逮个正着,一轮急速射下来,美军这个营伤亡惨重,一下子被干掉200多人,直接退出了战斗。
挨了一记闷棍后,陆战一师只得救出伤兵,抬走尸体,重新整队。直到10点多,才开始第一波进攻。
美国空军一直有飞机在志愿军阵地上空,然而此时志愿军防空力量也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美军飞机已经不敢像战争初期那样掀志愿军的帽子了,所以志愿军炮兵虽然受到美国空军的威胁,但依然给守军提供了强有力的火力支援。
陆战一师一个连接一个连的发起进攻,虽然遭到志愿军炮兵和守军的严重杀伤,可仍在不断消耗志愿军山上的兵力;美军同时动用大量火炮,对志愿军后方道路进行无间断射击,阻拦志愿军增援。双方鏖战到晚上,陆战一师总算攻下了马踏里西山的正斜面阵地,而志愿军仍占领着反斜面,梅岘里东山则始终在志愿军手上。
27日晚,双方都拼得筋疲力竭,只有一些零星交火。28日早上,陆战一师依托现有阵地,对马踏里西山的志愿军阵地发起了进攻,两军再一次短兵相接,志愿军不少伤兵都带伤坚持作战,双方近距离互投手榴弹、拼刺刀,战况惨烈。
经过一上午恶战,志愿军兵力不支,主动撤退了,陆战一师终于收复了马踏里西山。攻上山的美军虽然人困马乏,但是也不敢休息,赶紧修筑起防御工事,以防志愿军反击。
28日夜,志愿军果然发起了反攻,但是这一次进攻以火力打击为主,炮兵对着美军山上阵地猛轰了一轮,然后步兵攻至半山腰,与守军打了几个回合后就撤退了。
志愿军这一时期的作战策略是,以歼敌为主,占地为辅。通过一个小阵地的反复争夺,不断杀伤敌军。对于连绵上百公里的防线,多占几个山头影响并不大;而对一个山头既不死攻,又不死守,只求大量消灭敌人,那对谈判的影响就大了,所以这种打法性价比更高。
这一策略在这几天的争夺战中就体现得非常明显,志愿军攻下了梅岘里东山,美军收复了马踏里西山,而志愿军不管是攻是守,都消灭了大量美军,志愿军指战员对交锋中的每一拳每一脚,力度都把握得相当好,做到了收放自如。
志愿军能实现大量歼敌的目标,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炮兵的出色发挥。此战志愿军发射炮弹1.8万余发,不得不感叹,志愿军炮兵的实力提升真是太大了,对两个小小的山头,在一次团级战斗中,就打了这么多炮弹。规模宏大的第一到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几十万人参战,总共才打了2.1万余发炮弹。当然,相比财大气粗的美军,志愿军的火力还是远有不足,此战美军用了16.1万余发炮弹,是志愿军的近9倍。
然而,志愿军炮兵的准确率却比美军高得多,这主要得益于战前的细致侦查,以及炮兵观察员不怕牺牲的坚守岗位;而美军炮弹虽多,却大部分消耗在志愿军的佯攻部队身上了。
据陆战一师统计,此战116人阵亡,98人失踪,801人负伤,伤亡合计1015人;后证实有25人被俘。志愿军统计自身伤亡200余人。陆战一师付出重大伤亡,还丢掉了梅岘里东山这一重要阵地,整场战斗打下来,不是被志愿军炮兵猛揍,就是被志愿军步兵居高临下的扫射、投弹,或者堵在坑道里往死里打,几乎完全落入志愿军的节奏中,打得非常郁闷,无怪乎这两山被陆战一师称为“半岛最糟糕”的阵地。
1953年7月,中美已基本谈妥停战协定,就等正式签约了,不料韩国却不自量力的破坏停战。中方大为恼火,遂发起了主要打击韩军的金城战役。
虽然战役主要交战区域在金城,战役的重点打击对象又是韩军,不过志愿军为了令敌军顾此失彼,在多个点都发起了进攻,包括美军的一些阵地,都列入了打击目标。
陆战一师驻防的马踏里东南山,也不幸入选此目标清单。7月24日晚,志愿军46军发起进攻,跟梅岘里东山、马踏里西山之战一样,志愿军很快攻克了阵地,陆战一师拼死反扑,结果又被志愿军大量杀伤。
两军一直激战到27日,马踏里东南山阵地还在志愿军手上,此时,停战协定已签订的消息传来了,陆战一师泄愤似的发起了猛烈炮击,向对手表示自己很不服气,顺便也把炮弹打完,懒得运回去了。
此战陆战一师伤亡1611人,志愿军46军伤亡886人,战损比2:1,而且把阵地给丢了。尽管战损比已经比梅岘里东山、马踏里西山之战好看不少,且阵地丢失跟停战协定签订有一定关系,可陆战一师还是以一场败仗给其半岛之旅画上了句号。
陆战一师作为首批参加韩战的美军,一直打到停战当天,参加了多场重要战役,为保住韩国半壁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陆战一师在韩战中最高光的时刻,莫过于长津湖战役,能在志愿军精锐的九兵团重兵包围下杀出重围,确实是美军最强悍的部队。
在与中朝联军的多次交手中,陆战一师共阵亡5528人,受伤23744人,累计伤亡29272人;以该师2.5万人的编制来算,相当于整整换了一茬。在美军各师中,陆战一师伤亡数量居首,可见其是承担战斗任务最多最重的部队。
纵观陆战一师在整场战争中的表现,该师战斗作风始终顽强彪悍,各专业兵种都表现出了过硬的专业素养和高超的协同水平,典型的如地面引导空军近距离支援,这一战术中国军队在80年代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都无法实现,可陆战一师在50年代初就能把空军对地攻击离己方距离缩至仅15米,平心而论,相当了不起。
然而,进入阵地战后,陆战一师却屡战屡败,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败得越来越惨,往往伤亡惨重,人地皆失。这是为何?根本原因不是陆战一师变弱了,而是志愿军战斗力飞速提高。
对此,决胜千里之外的毛主席,对局势始终洞若观火,志愿军在朝战的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大获全胜后,毛主席自豪的说:我们的军队是越战越强的!志愿军各级将领也一致认为,到了战争中后期,美军是越来越好打了。
陆战一师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最精锐部队,是实至名归的,其战斗力确实很强大,只是碰上了更为强大的中国军队,才会屡战屡败。70年前如此,70年后也一样!
文/温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