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构型(法国氢弹为什么有于敏构型)
国士无双、大国重器、氢弹之父……我觉得这些词用在于敏院士身上,都不足以概括其波澜壮阔的人生,其贡献之卓越,成就之闪耀,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科学家对国家的意义。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如果没有他的存在,你我未必有机会沐浴在新时代的阳光里。
(资料图片)
仅从一个细节,就能看出他在高层心目中的地位。
我国的最高荣誉勋章是“共和国勋章”,只授予给为中国做出过巨大贡献和卓越功勋的人,截止目前,只发出过9枚勋章,其中包括袁隆平院士、钟南山院士以及青蒿素的发明者,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而于敏院士是9人中唯一以已故身份获奖的人,按照很多人的推测,如果当时于老健在,他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共和国勋章的人,不信你可以去搜索一下共和国勋章,于老的名字基本都排在申纪兰女士之前。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民间少为人知,知名度远远赶不上他的贡献度。
如果一定要我形容他的地位,倒是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物,被写入教科书的“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院士,是他的亲密伙伴,在他们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进入某些关键领域,真正负责临门一脚正是于敏院士。
之所以于敏院士知名度这么低,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他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因为于敏院士比较长寿,官方对他的公开报道比较晚。
如果不是2014年的国家最高科学奖颁奖,恐怕至今都很少有人听过这个名字。
那于敏院士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一个世界级的绝世天才。
1944年考入北大物理系,由于热爱数学,闲暇时经常去数学系旁听,有一次数学系组织了一场考试,由于试卷极难,数学系的天才们平均分不足20分,最高分不过60分,但就在这时,老师批改出了一张100分的试卷。
一张属于旁听生于敏的试卷。
就这样,于敏的大名传遍了整个北大校园,成了那些天才们眼中真正的天才。
▲于敏(后排左一)在北大理学院荷花池
1951年,于敏研究生毕业,次年,美国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当时正值朝鲜战争期间,中国受到了美国核武器的严重威胁,毛主席下达了紧急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负责原子能相关工作的钱三强和彭桓武立马找到了于敏,让他参与相关工作,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于敏的论文让我国的原子核研究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他与杨立铭教授合著的《原子核理论讲义》是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亲自跑到中国,点名要见于敏这位奇才,当得知于敏竟然没有任何留学经历,研究完全从零开始之时,朝永振一郎忍不住称赞道:于敏真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 1 号」。
1961年,苏联引爆了氢弹“沙皇炸弹”,威力是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的3846倍,震惊了整个世界,此时中苏关系已经破裂,中国面临着北方强敌的严重威胁。
看到原子弹和氢弹威力的天差地别,高层认为原子弹已经不足以达到核威慑的效果,中国也必须赶紧研发出威力更大的氢弹!
于是在1961年的冬天里,钱三强再次找到了于敏,希望他从研究原子弹转为研究氢弹,听闻消息,于敏首先是感到惊讶和错愕,因为原子弹和氢弹虽然名字听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原子弹的原理是核裂变,氢弹的原理是核聚变,自己在原子核领域研究了十多年,眼看就要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现在转行实在是让他感到有点不甘心。
但是出于大局考虑,他很快就理解并接受了这个调整。
可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他对氢弹的了解一片空白!
除了知道氢弹的当量是原子弹的几百倍以外,其他的一无所知。
就是在这样极端的情况下,他从一张白纸开始,拿着计算尺,废寝忘食地计算,依靠自己的理论,举一反三地进行探索,终于,在1965年完成了氢弹的理论突破。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中国引爆了第一颗氢弹。
中国同时对外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举世震惊,美国和苏联以为是己方资料泄露,对内部进行了大排查,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中国人完全自主研究出来的!
但这个结论实在是过于惊人,因为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爆炸,美国用了七年零三个月,苏联用了六年零三个月,英国用了四年零七个月,法国用了八年六个月,一穷二白没有任何外界援助的中国,竟然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但后来他们慢慢地接受了这个事实。
因为他们发现中国的氢弹构型和他们完全不同,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一种氢弹构型,那就是“泰勒·乌拉姆”(T-U)构型,而于敏以一己之力,开辟出了一条全新的道路,那就是——“于敏构型”。
以一人之力对抗了整个西方科学界,大概就是当时西方国家的第一感觉吧。
这一颗氢弹的引爆到底有多重要?
在中国氢弹引爆2年后的1969年,中国和苏联发生了“珍宝岛冲突”,双方剑拔弩张,大军顶在前线,大战一触即发,勃列日涅夫叫嚣着要对中国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核打击,但后来又强压住怒火,不了了之。
试问,如果当时的中国没有核武器,苏联会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
氢弹研发成功后,于敏并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
因为他发现中国虽然拥有了核武器,但在实战性上还有很大的不足,如果要保证国家的安全,还得继续研发出更实用的中子弹和小型化的核武器。
1977年,美国引爆了第一颗中子弹,逼迫苏联进行裁军。
1980年,法国引爆了第一颗中子弹,扬言足以保卫西欧。
不久后,苏联也引爆了第一颗中子弹。
我国北方的国防压力骤升,面对苏联的百万钢铁洪流和威力巨大的核武器,于敏寝食难安,1986年,他去看望患了直肠癌的邓稼先,两人表示绝不能让中国的核试验功亏一篑,一定要让中国拥有足够的实战核武库。
同年,邓稼先因病去世。
1988年,中国研制成功了中子弹。
于敏又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1991年,苏联解体后,美国自觉已经拥有了足够强大的核威慑,开始在国际社会呼吁全面禁核,限制其他国家的核发展。
紧急之下,于敏带领团队,仅用46次核试验就研制成功了第二代小型核武器,赶在1996年7月30日中国政府宣布加入全面禁核试条约的前一天,也就是7月29日,完成了最后的两次实验,而美国走完这个完整的过程,用了1054次!
可以这样说,于敏院士,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五次领衔,带领中国实现核突破,吊打了同期西方半个世纪的几代科学家,让中国在核大门关闭之前,拥有了足以平视美国的底气。
这样的成就,用前无古人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由于离我们太近,当代人还不能完全的理解于敏院士的伟大,就像和爱因斯坦同时代的人一样认识不到爱因斯坦完整的伟大一样。
但等到未来有一天,一切尘埃落定,后世观测这段历史,一定会惊讶地发现,在很久以前的东方,有一个人,如同彗星一般降临,他与时间赛跑,以一己之力对抗了大半个世界,最终用他自己的方法,护佑了那片他所热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