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们总在追逐自己得不到的事物,也在执着于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人生,由自己的欲望引领,为了一个又一个虚无缥缈的目标而乐此不彼。
(资料图片)
当自己的欲望形成枷锁,束缚了自己的人生时却还不自知。
当我们以为自己是一张网,可以网住人生的“鱼”时,其实自己的欲望也是一种网,网住的也是内心的自由。
《庄子》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去栗子林游玩的时候,看到一只异鹊从南方飞来,异鹊双翼宽大,身长七尺多,眼睛又圆又大,足有一寸,异鹊飞来碰了一下庄子的额头,就停在了栗子林之中。
庄子说:“这是什么鸟,翅膀宽大却不能远飞,眼睛大却看不清楚东西。”
于是提起衣服快步走去,想拿着弹弓去打。
这个时候发现了一只蝉在树荫下面忘掉了自身的危险,蝉的身后有一只螳螂,举着手臂要抓住蝉,螳螂有所得到而忘记了自己的处境,而异鹊从中取利抓住了螳螂,也因为贪利而忘掉了自己的性命之忧。
庄子看了之后就吃惊的说:“物类相互牵累,这都是因为互相贪利造成的灾祸呀。”
于是庄子扔掉弹弓就走,看管园子的人以为他在偷栗子,就追赶着责骂他。
庄子回到家中之后三天不出门,弟子问他:“为什么先生好久不出门?”
庄子便说:“我光记得要捕捉异鹊,却把自己忘了,观看浑浊的水却把清澈的深渊忘了,在园子游玩的时候忘记了自身安危让异鹊碰到了我的额头,在园中玩的时候忘记了天性,看守果园的人还以为我要偷栗子而骂我,我因此不愿意出门。”
人生耗费心血追求自己的欲念,其实自己也被自己人生的欲念所埋葬,我们人生的追求也化作了人生的牢狱。
当一个人只盯着自己所贪图的事物时,很难看清自己身处的环境和当下的局限,这也成了世俗所说的见利而忘形。
比如螳螂捕蝉,喜鹊在后,而喜鹊想要捕螳螂,庄子却在后面拿着弹弓打喜鹊,而看管园子的人也在庄子后面盯着他,这都是一个人只顾着眼前利益而忽略了客观环境的道理。
二、
我们总以为自己理智而又清醒的活着,其实自己只是被心中的一个又一个妄念带领,蒙着眼睛往前奔逐而已,活得就像被意念控制的提线木偶一样。
《菜根谭》之中有一句话,叫:
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竞;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拨开俗世的烦恼与诱惑,心中就会平静,不会再有冷暖炎凉的痛苦;消除心中的狭隘浅薄使心意安定,眼前就会出现明月清风的好风景。
人只有心静下来的时候,才能关照到自己的本来面目,能够放下过去的纠葛,也认清自己意识之中的欲望,才能在嘈杂中感受宁静,这才是人生极高的境界。
佛学大师弘一法师出家之后,极力避免被名利沾染自身,所以从来不轻易接受善男信女的供养。
他每到一处宣扬佛法时,都再三约定:一不为人师,二不开欢迎会,三不登报吹嘘,以此方式来谢绝俗缘,避开那些外界的纷扰,尤其注意不与官场人士接触。
有一次,法师在温州庆福寺闭关静修时,温州道尹张宗祥前去拜访想与他结交,但是法师却拒不相见,无奈张宗祥执意要见,而弘一法师的师傅寂山法师只好拿着张道尹的名片代为求情。
弘一法师告诉师父,甚至落着泪说到:“师父慈悲,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生死大事,乞婉言告以抱病不见客也。”
张道尹闻言,只好在无奈之下离开。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而修行的根本就是让自己内心如明月之皎洁,如天空之淡泊,即便身处世俗尘埃之中,也能出淤泥而不染,这样才能有一种通透而纯粹的境界,而弘一法师研修佛法,最后能成一代宗师,也与他有此种心境是分不开的。
如果总是执念于生活中的纷纷扰扰,那么这一生不仅没有大的功业,而且在纷纷扰扰之中,连通透纯粹的生活都不能保持,因为没有一个镇定而清静的念头,也是人生最可悲的事情。
真正的智者不是遇见了什么样的生活,而是能够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因为生活本身就不是平静的湖水,会充满各种嘈杂和诱惑,能够在其中保持镇定和清醒,才有人生的宁静和良好的结局。
作者|国学书舍
品读国学智慧,感受古人文化,体悟不一样的世界,看见不一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