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经济 >

世界实时:风萧声动(凤箫声动玉壶)一起来看看吧

互联网 | 2023-01-09 15:40:38


(资料图片)

正月十五即上元,亦称元宵节。古时上元节除了吃元宵(汤团)、放鞭炮之外,还有各种体育活动,其中舞龙灯、玩狮子最为流行,其次有相扑、踢弄、步打球和杂技表演,十分热闹,为上元节日增添不少光彩。

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元宵》中追忆北宋开封元宵节的热闹情景说:“正月十五日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绞应作结)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在元宵节前的冬至日,开封就开始筹备元宵节表演一事了,特别是在宣德楼大街搭起看棚。元宵节的几天里,街市各种表演团体竞呈歌舞百戏,锣鼓喧天,十多里之外都能听见。元宵节表演的项目有“击丸、蹴鞠、踏索上竿……张九歌吞铁剑,李外宁乐法傀儡……苏十、孟宣筑球”。这里的“击丸”应是步打球,跳鞠是瓦舍中的踢弄玩耍,踏索上竿,是攀高竿和高空绳技。“筑球”是宋代竞技性墩鞠。另外,北宋元宵舞龙也有特点。《东京梦华录》描述说:“各以草把缚成戏龙之状,用青幕遮笼。草上密置灯烛数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这种草把龙,从用“青幕遮笼”句看,应该不是用手举着玩耍的,而是相对固定的草龙,草龙身上布满灯烛,这已近似今天的香火龙,目的是喜庆、红红火火。但从“蜿蜒如双龙飞走”句看,宋代草龙是一头固定在柱子上,另一端是不固定的。因此能够随风飘动,就象两条龙在空中翻飞,十分壮观。

到了南宋时,临安元宵节耍龙灯似乎比北宋开封有发展,在舞队中出现了“滚灯”“龙灯”。《西湖游览志余》记载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前后张灯五夜。宋时腊后春前寿安坊而下至众安桥,谓之‘灯市’……或祭赛神庙,则有社火、鳌山、台阁、戏剧、滚灯、烟火、通衡委巷,星布球(珠)悬,蛟龙白日,喧闻彻旦。”这段文字中已提到“滚灯”,但却没说是“滚龙灯”,不过与现代的“滚龙灯”似乎很相近,或许就是现代“滚龙灯”的原形。关于宋代元宵节是否有舞龙灯,目前还是有争议的。但从一些文献记载看,宋代上元节出现舞龙灯是有可能的,但与现代舞龙灯不完全相同。据刘昌诗《芦蒲笔记上元词》所,上元日:“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宝炬金莲一万条,火龙围晕(皇帝坐的车)转州桥,烛龙街耀烘残雪,揭鼓催花发上林,元宵且说景龙灯,四方同奏升平曲。”文中的“火龙”“烛龙”是否是如今的舞火龙、舞烛龙,还很难说,不过至少可以说明,宋代元宵节,舞龙灯确实是重要的内容。

再看宋代民族英雄、爱国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描写了信州府(宋代属江西路东境的信州上饶郡)元宵舞龙的情景。诗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花千树:灯火极极多盛,如千树繁花。见唐苏味道《观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星如雨:指漫天的焰火。宝马雕车:形容马车之华贵。凤箫:相传箫史善吹箫,能吹箫引凤,故名。玉壶:白玉做的灯。蛾儿雪柳黄金缕:古代妇女头上的饰品,周密《武林旧事·元夕》:“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诗文中“夜放花千树”指的是元宵放灯(又称观灯)。有人认为诗中的“鱼龙舞”指鱼形、龙形的灯。

夏辣《奉和御制上元观灯》诗“鱼龙漫衍六街呈,金锁通宵启玉京”,“宝坊月嫩龙灯淡,紫馆风微鹤焰平”。可见,“鱼龙漫衍”就是汉代创造的一种幻术鱼龙舞。颜师古注解《汉书》写“鱼龙”表演的场面:“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与庭极毕,乃人殿前,化成比目鱼,跳跃漱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与庭,炫耀日光。如此说来,宋代元宵节舞龙灯确实存在。但至今没有文献能够证明宋代的舞龙灯与现代舞龙灯是否相同,依我们看,宋代的草把龙是固定的,并非像现代一样手举着沿街起舞。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宋代舞龙灯规模不小,几乎挂满大街小巷,有草把灯、滚灯、龙灯,可谓是灯火万盏,在夜空下,把整个城市照得通亮,可与月光争辉。

此外,元宵节除了观灯、舞龙,还有其他活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有“跨狮子,斗白象”。所谓“跨狮子”就是舞狮子。在宋代的百戏中,有孩儿扮狮戏球舞,还有狮豹合舞。又说至宣德楼大街上元节做灯山,约百余丈,“围棘刺围绕,谓之棘盆,内设两长竿,高数十丈,以增彩结束,纸糊百戏人物,悬于竿上,风动宛若飞仙”。又“内设乐棚,差衙前乐人杂戏,并左右军百戏在其中”。百戏包括相扑、筋斗、扑旗子、武术打棍、上高竿等。“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场面是多么壮观。

《武林旧事》还记载说:“元夕舞队有男女竹马,今谓之‘马儿灯’。”这就是现今的“骑竹马”,民间也叫“跑马灯”“活马”或“竹马灯”。上元节竹马用竹蔑扎成,外糊数层厚纸,彩绘后上涂桐油,马脖系铃铛,下用白布围裙,上画作奔驰状的马腿。“马”腹两侧画有骑马状的假腿假脚。竹马舞表演人可多可少。一人者称独马,作演马、跳卧等表演;二人者多演“小俩口回娘家”;四人者多表演“三英战吕布”等。傩舞,又叫“大傩”或“跳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北宋时傩舞就很盛行,在《清明上河图》就有追傩的画面。

《清明上河图》里有这样的描绘:郊区的土路上,八个仆人,正护送一位骑马主人,与乘坐小轿的眷属向“上善门”方向,急驰而来。小轿上插着桃花与柳条,这与《东京梦华录卷七》清明节中扫墓人“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相互印证,表明此处描绘的是主人携眷属,在仆人陪同下,扫墓归来。问题是:就在这队人马前面,绘有一个人在紧紧追赶着的,是什么东西?这东西也正在向前飞奔!由于画面模糊不清,人们也就见解不一。

也有人认为:这里描绘的是:一个巫师,手执法器正在追赶一个蒙着兽皮狂奔的人,他们是在“跳滩”。傩,起源于远古的巫术。《周礼·疾医》中讲:“病,恶气也。”早在先秦时人们把驱逐邪恶的“病气”称为“傩”或“时难”。“帅百隶而时难,以索室驱疫。”《清明上河图》中描画的这一场景,生动再现了当时民间“避煞”仪式。凶猛的熊器打头阵,巫师紧随其后,扫墓归来的一群人,也跑着追赶。大伙一道在驱除病鬼,虽然人们见不到鬼魅的阴魂。在印制清晰的《清明上河图》上,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巫师头上戴有滩面,青面撩牙,依稀可辨。“跳傩”边飞奔、边喊叫,把路上的儿童吓呆了。他家大人忙跑过去保护;菜园子边土墙上两个儿童,扒着墙头观望;受惊的牲口直尬撅子;成年人对跳傩已见怪不怪,并未引起他们围观。因此刘河浚先生认为张择端匠心独具,设计这一场景的出发点是为表明:图中所绘,时值清明节。“跳傩”是当时社会风俗的真实写照。画家用来点题,十分贴切!另外宋代江西经济文化发达,赣傩盛行。

南丰《金砂余氏族谱》记载,余氏为避唐末战乱,由余干迁徙南丰,宋初将祖先在四川为官时崇奉的西川灌口二郎清源真君神像迁至金砂(现紫霄镇黄沙村),“立庙奉祀,岁时香火,遗其制日‘驱傩”,。萍乡考证,太平兴国年间始建的石源仙帝庙,供奉傩神唐宏、葛雍、周武三将军。宋室南渡,隆佑孟太后驻跸南丰觉源寺,大批赵氏宗室成员流寓南丰,家乐伎艺聚集,百年“景象繁华”。南丰隐士刘幢作《观傩》古诗:“鼓声渊渊管声脆,鬼神变化供剧戏……”全诗48句,详细描写了南宋时南丰傩舞剧的表演情况,为研究中国早期傩戏提供了一个标本。由上可见,宋代元宵节有不少游乐活动,其中有一些体育活动,如鱼龙灯、滚灯、骑竹马、傩舞等,还有各种杂技演出,为宋代元宵节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

标签: 风萧声动 凤箫声动玉壶

  • 标签:风萧声动,凤箫声动玉壶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