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 网站导航
观察家网 > 经济 >

天天观天下!棍棒底下出孝子(挨打和没挨过打的孩子的区别)

互联网 | 2023-01-11 15:10:11

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厉教子的典故)

有一句话叫做,棍棒下真的出孝子,意思就是父母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就需要用打的方式去教育,这样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听话的孩子。

但是棍棒下真的出孝子吗?


【资料图】

据研究调查显示,经常挨打的孩子可能不会乖,反而还会产生暴力倾向,因为孩子小时候经常挨打,会让他产生一种认知,打能解决一切的问题。

父母打孩子,不是一件好事,这不仅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身体产生伤害,更多的时候会产生更深的家庭矛盾。

挨打和没挨过打的孩子,长大后差距明显

有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打骂孩子,孩子会变笨吗?"

其中一个网友写出了自己家的经历:"妹妹现在小学一年级,平时很灵光,但就是有些调皮,老师多次和父母反映妹妹上课不认真,做题要做很久,爸妈也很着急,着急纠正妹妹,于是就用上了打骂方式,每次妹妹都会被吓的直打哆嗦,更加迟钝。

由此可见,长期挨打的孩子,和没挨打的孩子,长大后有明显差距:

1、心理伤害

小孩子其实对于大人的言行是很敏感的,当孩子犯错了以后,父母用打的方式去惩罚他,他会觉得父母不爱他了。

这种父母不喜欢我所以打我的心理伤害是很深的,有可能会成为孩子童年的噩梦,并且让孩子可能会从小就缺乏安全感,长大以后也很难消失。

没有挨过打的孩子则不会产生心理伤害,自然也不存在父母不爱我的思想,这种孩子长大以后会比较自信。

2、抗压能力

挨打的孩子长大以后的抗挫能力都比较强,因为挨打过,懂得如何去化解挫折和不如意,才能让自己避免挨打,这也就造就了他们长大以后遇到困难和挫折会努力的去解决。

没挨过打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相对差点,抗压能力也相对弱一点。没挨过打的孩子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经过大风大浪,也就没有抗风浪的能力了。

父母打孩子,对亲子相处有哪些影响?

家长喜欢打孩子,孩子肯定是会不开心的。打的次数多了,孩子肯定会对家长的行为反感,这就会影响孩子和家长的关系了。

演员陈乔恩曾在节目上透露自己很害怕妈妈,和妈妈的关系不是很好,从节目中母女的相处也可以看出,两个人坐在一张沙发上,母女俩却无话可说。

陈乔恩在描述自己小时候被妈妈打的情景时,她潸然泪下,整个人很不安,十分缺乏安全感。

亲子关系是孩子和家长联系的纽带,是需要双向付出的,如果孩子对家长的行为反感,那么家长做再多的事情在孩子的眼里都是无感的。

不打孩子的家长则能更好的维护亲子关系,虽然孩子可能会很调皮,需要多说几遍,但是最起码孩子不会产生反感心理。

父母在平时应该怎么教育孩子?

1、多沟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小孩子呢?父母在孩子犯错时候,最好第一时间和孩子沟通,而不是对孩子打骂。

一次好的沟通不仅能够让孩子改正错误,还能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不足,这难道不比打骂孩子好的多吗?

良好的沟通就像是一剂良药,不仅能够让孩子心甘情愿的接受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还能让亲子关系更进一步。

2、以身作则

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有很多家长对待孩子犯的错误总是觉得孩子怎么能够犯这样的错误,但是家长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对的地方。

如果家长自己不以身作则,对孩子的期望高于自己很多,那么孩子的压力大,父母的失望也多。

以身作则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方式,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的变成什么样子。

棍棒下真的出孝子这句话放在今天已经不适用了,"挨打"的孩子虽然长大后比"没挨过打"的孩子抗压能力强一点,但是挨打的孩子的性格和心理问题明显比没挨过打的孩子多得多。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引路人,而不是指挥者。如果你希望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那就尽量不要让孩子挨打。

标签: 棍棒底下出孝子 严厉教子的典故

  • 标签:棍棒底下出孝子,严厉教子的典故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