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国人来了(bbc中国人要来了第一集)
5月25日,纪录片《与全世界做生意》将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连续播出。该片讲述了30多个正在发生的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商业故事,足迹遍布亚、非、欧、北美、南美和南极六6大洲、12个国家,对故事进行纪实跟踪拍摄和采访,描绘了发生在不同行业、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人群像。
(资料图)
《与全世界做生意》真实再现了海外中国商人的生存现状。他们通过“做生意”来寻找与世界他国的相处方式,不再是外媒眼中的资源掠夺者和文化“闯入者”。
缘起
透过生意看中国
5月20日,距离《与全世界做生意》首播只有5天,该片总导演、央视纪录频道副总监周艳还在修改第六集的解说词。不只是她,整个团队都没有放松下来,执行导演张铭欢几乎将自己封闭在工作室里,对纪录片做最后的细节修改。
7集纪录片,每集约50分钟,这样的篇幅在专题纪录片中不算长,可团队从策划、拍摄、剪辑到确定纪录片播出,整整花费了三年时间。
在印度开客栈
怎么想起来拍经济类的纪录片?
十年前,周艳参与了《大国崛起》的策划拍摄,中国纪录片从那时起进入了“精品时代”。周艳说,纪录片偏小众,即使上了央视,看过的人也是少数。十年前正是中国飞速发展时期,《大国崛起》横空出世,街头巷尾无人不知,除了制作用心技术精良以外,主要是因为“社会情绪到了”。
在她看来,《与全世界做生意》在这几年拍摄播出,也是正当其时。“当下最活跃的是经济生活,连各国领导人见面都是带着生意去的,”周艳说,“大家见面所谈的内容大多围绕赚钱,相当一部分是关于怎么做生意。”
她曾看到一本名叫《与全世界做生意》的书,书里讲了环球旅行中的挣钱妙招。她为纪录片选择了这个大气而有趣的名字,但策划的拍摄内容却和书里写的无关。
在美国种苜蓿
周艳想用镜头记录下那些被生意改变了的生活和生命。片中,美国、意大利、日本、印度、印尼、蒙古、卡塔尔、南极等地方,奔波忙碌的中国人从不停歇;农业、矿业、交通、土木工程、房地产、小商品、旅游、文化创意等领域,每个生意都充斥着与世界的种种关联。中国人在贸易的指引下走进世界各个角落,带着好奇和梦想,在各种挑战和冲击里寻找机遇、寻找自我、寻找命运。
“这不是财富故事会,也不是生意经。我们讲的是生意,拍的是生活,”周艳坦言,“我们可以看到普通人的行动和梦想,也能认识到一个全新的中国。”
在意大利卖小商品
核心
不再是“闯入者”
1999年.英达的情景喜剧《中国餐馆》在电视台播出,掀开了关注海外华商的序幕;2001年,中国进入世贸组织,有更多的中国商人加入到海外贸易的大潮中;近些年来,“中国威胁论”沉渣泛起,外媒镜头里的中国商人,多是浮华、厚黑、企图投机、唯利是图的闯入者形象。
闯入者,指的不是物理距离上的接近,而是沟通交流的心魔。如果说《大国崛起》播出时,大家还在讨论“中国是否算世界大国”,那现在的中国,已经被默认为“可能对他国带来威胁”的“超级中国”。
2011年,英国BBC推出《中国人要来了》,无视客观事实,从西方媒体视角描述中国人“大量进入非洲,中国在非洲的投资是为自身的利益,对非洲没有好处”。
面对种种抹黑和反华商浪潮,《与全世界做生意》以温和的姿态、客观的记录回应了外媒的质疑。它剥离了对生意场的“泛政治化”解读,还原了大时代背景下中国商人的真实生存状态。
“客观来说,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为当地带来了不少就业机会”,周艳说,“拍摄时候会发现,外媒所说的抵制华商是以偏概全,相反,有很多当地人希望在中国企业工作,中国商人有人情味,而且在‘外企’工作,也很体面。”
这一切,都体现在了《与全世界做生意》的镜头里。中国企业在蒙古采矿,节日里中蒙职工一起游戏、唱歌、跳舞、喝酒,难分你我。
中蒙职员欢聚
即使是面对生意场上的“碰撞”,《与全世界做生意》也没有“盖棺定论”。商业中存在很多挑战和对抗,但商业也有自身的规则,为了双方共同利益,不管你是哪国人,都必须妥协、互利,包容和学习。“中国草王”张仁武在美国建农场种苜蓿,遇到了美国公司“不讲规则”。他起初很生气,但在双方坐下来谈判之后,还是达成了互惠互利的合作方式。
“古老的买卖”一集中,中国泰州木雕佛像出口国外。韩国老板要求佛像“长得像韩国人”,老手艺人却不愿改变自己的坚守。纪录片没有直接给出价值判断,只是透过商业这扇窗,让我们看到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当下中国和世界,以及全球化背景下传统生意的生存与发展。
泰州木雕佛像
“我们向观众提供另一种看待贸易的视角,不拔高不赞美,也不做结论”,制片人张旭谈道,“他们中间有人野心勃勃,有人只是为了养家糊口。他们的心情或豪迈,或孤独,或纠结,也会有浓浓的思乡之情。全片看下来,你会觉得这是一群可爱的中国商人。”
纪录片尝试着“去政治化”,“把生意还原到生意本身”。用周艳的话说,很多人觉得国家之间只有“贸易战”,却没有注意到商业中有很多正面价值,比如平等、自由、人格独立、契约精神,比如贸易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选择。
“商品是一种介质,把世界各国联系起来,大家为了更好的生活才开始互相了解、沟通,坐下来谈判。我们在全世界做生意,就是在寻找不同文化之间的平衡,寻找利益共同点,寻找不同种族之间的共同话语。”
古老的木雕手艺 陷入了文化困境
细节
家产千万没空花钱
分集导演们觉得,中国商人在镜头前比一般人更简单直接,敢拼敢闯的劲头都放在直白的话里:“人必须得先做梦啊,没有梦老天爷怎么知道你想干什么,你要去哪儿?”
发现那些不经意的细节,捕捉他们背后稍纵即逝的故事,其实是纪录片最难的部分。无论是义乌忙碌的小商人,还是上海高大上的裁缝,甚至是在中国打工的意大利人、伊拉克人,在本片的摄影机下,他们的生活五味陈杂,余味深长。
义乌小商品市场 吴福斌和妻子谈生意
你可能难以想象:一个十平方米的铺位,售价800万,整个商城出口的商品只差5个国家就可以覆盖全球。这里是富人最密集的义乌。
“拍摄时我感受到很大反差。他们特别有钱,但生活质量却很低,”分集导演胡珩告诉记者,这些年入百万的义乌商人,每天的生活像蚂蚁一样片刻不能停歇,一年至少有360天都在工厂、店铺之间忙碌。
义务商人吴福斌拥有商城中的十平米,专卖冰箱贴。每个冰箱贴只挣一毛多钱,平均每天能销售10万个。加工冰箱贴、谈生意、监督物流,吴福斌和妻子每天都要亲力亲为,虽然有吴福斌姐姐帮忙,但他们还是倍感压力巨大。
胡珩印象最深的是拍他们全家人一起吃饭,吴福斌的妻子突然情绪爆发。她抱怨义乌节奏太快,只有生意没有生活,没时间交流感情,没机会出去游玩,家里每个人都很辛苦。
吴福斌没有做声,他清楚做生意的艰辛。他们平时只待在义乌,去过远一点的地方是杭州。好不容易跑到北京一回,还是为了讨债。拿到钱以后,吴福斌来不及逛北京就马不停蹄赶回家。
在胡珩的镜头里,千万富翁的午餐只是一碗泡面,孩子们的暑假只能和父母在商城店铺里度过。所以很多商人跟胡珩说,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以后最好不要做生意。
冰箱贴制作加工
他们有反思,但更多的是无奈。吴福斌挂在嘴边上的话是,“我们停不下来”。“不趁着年轻多赚钱,一停下来很快被淘汰。所以他们的生活就是一边抱怨太累,一边说‘钱来了也得赚啊’。义乌这里老年人最幸福,退休了才有时间到处玩。”
这些碎片化的生活切面,正是一些中国生意人的真实写照。中国商人出国捞金也好,在国内出口商品也罢,他们只是在努力迈向更好的生活。
“看看他们怎么做生意,才明白中国为什么会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周艳感叹,“中国人能在世界各地挣钱,除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外,主要就是靠吃苦耐劳。”
看了《与全世界做生意》,即使是不懂商业的人也会产生共鸣,也能感受到经济社会快速、嘈杂、火热的现实。虽然所处的环境不同,语言文化有差异,但大家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性却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