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监是阉党(阉党是什么意思)
关于明朝的灭亡有这样一种观点:明亡,实亡于党争。党争指的是明朝末期的东林党和阉党之争,那明朝究竟是亡于东林党?还是亡于阉党?本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剖析一下。明朝是一个皇权高度集中且专制的封建王朝,皇帝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是唯一的权威,皇帝的话就是法律,皇帝的好恶是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明朝中晚期的皇帝们都不怎么打理朝政,造成吏治腐败,国家一步步走上下坡路,终至亡国。虽然如此,但是国家大权从未旁落,一直紧紧掌握在皇帝本人手中,得势的一方肯定是皇帝在背后支持,所以与其说明朝是亡于党争,还不如说是亡于皇帝,但是能把所有的罪因都算在皇帝头上吗?当然不能,明朝的灭亡,除了末期两位皇帝之外,主要的罪责是在东林党,这里不是故意给阉党“洗白”,而是就事论事,至于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分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东林党是朝廷中的文官集团,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代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江南的士族文人,代表的是大地主阶层的利益,如果说得直白一点,他们是地主和商人的利益代言人,东林党本身的性质决定了他们不能体会民间百姓的疾苦,在朝堂上耍耍嘴皮子没问题,可是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这群人基本上没一个是有用的,崇祯上台,阉党倒台,东林党重新得势,他们自然不会对自己所在的阶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变,于是他们就只能将目光移向社会底层,估计是他们养尊处优习惯了,忘记了一个历史死结,历朝历代起来造反的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社会最底层的人民造反往往都是因为被逼得没有退路了,正所谓“逼上梁山”是也。李自成就是这样不幸的人,他出身贫苦,后来好不容易当了一名小小的驿卒,却被明朝末年的大裁员裁撤了,这一下子没了生路,在重新择业的需求下,他选择了造反,参加起义军,之后的事情就很简单了,李自成在起义军中一路高升,最后带兵打入北京,亡了明朝。
李自成如果能一直当个驿卒,有口稳定的饭吃,他绝对不会去造反,东林党的改革都是针对社会底层的人民,他们逼反了老百姓,官逼民反,老百姓活不下去,只能造反,阉党和东林党一样都敛财,但是阉党敛的财多是来自豪富之家,魏忠贤来自民间,也算是起于微末,深知老百姓们的不容易,所以阉党对待民间的普通百姓还是有所收敛的,毕竟老百姓也没有多少钱,想要捞钱,还是要对有钱的富户下手,东林党人本身就是富户,他们不可能对自己人下手,于是只能对基层下手,主要是对小官吏和老百姓下手,这样造成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逼反了老百姓,官逼民反,有一则事例可以充分说明东林党人在敛财上比起阉党有过之而无不及,崇祯向大臣们“乞求”捐出一百万两银子用作军费,大臣们都哭穷,大明亡国以后,李自成向这些大臣们拷银子,拷出七千多万两,可见这些东林党大臣们一点都不穷,就是在明朝亡国后,他们也依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东林党人基本上都是一群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让这样的一群人来治国,大明焉能不亡?
除了这一点之外,还有很重要的另一点,东林党人是读书人,信奉所谓“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对他们来说,谁当皇帝都一样,不过是换个新的主人而已,明朝的老朱家不行了,那他们就换李自成,李自成不行了,他们就换爱新觉罗,爱新觉罗不行了,那就换民国,不管怎么换,只要能保住他们的利益就行,可是阉党不一样,太监们的头上只有一片天,就是宫里,就是皇上,只有有宫里有皇上他们的天才永远不会倒,皇帝也不傻,文臣和太监都是自己的狗,文臣更像是叛逆的野狗,而太监是自己的家狗,既然要用,自然还是自己家养的狗比较好用。
阉党之所以能得势,就是因为后面有皇帝给他们撑腰,木匠皇帝朱由校虽然不怎么管政事,但是他一点都不傻,魏忠贤和阉党再怎么胡来,那也是心中有数的,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朱由校放权给魏忠贤,让魏忠贤大权独揽,那是表面的,在大事上朱由校从不含糊,魏忠贤和阉党擅权的时候,辽东依然紧紧在大明朝手里,军费也从不缺乏,国库也充足,将帅之才也能得到重用,国家虽然动荡,但还不至于亡国。
等到崇祯收拾了阉党和魏忠贤,东林党人全面掌权,他们和阉党一样,开始了打压异己,不过他们真的比不上阉党,他们心里没有国家,只有政敌,只要不是非我党类,那一定就是其心必异,就算是有才能的人,能救国的人,在他们的打压下,能救国的人不是寒心就是死伤,本来就风雨飘扬的国家,焉能不亡?
除了这两点,还有其中的一个小插曲,这个小插曲也至关重要,在封建王朝,皇权集中,皇帝对权力的驾驭就是使臣下互相争斗,自己取其平衡,尤其是明朝中晚期的皇帝们,个个都是如此,嘉靖帝和万历帝都是数十年不上朝,但是依然能够大权在握,就是因为利用臣下之间的党争,使他们无法做大,木匠皇帝即使不管政事,但是这一点他还是懂的,朱由校登基初期东林党做大,浙党、楚党、齐党受到排挤打压,为了权力的平衡,制约东林党,朱由校放出了魏忠贤,很快浙楚齐三党就敏锐的嗅到了皇帝的意思,他们纷纷依附于魏忠贤,组成了阉党,与东林党相抗衡,如此一来,两党打来打去,大权又归于皇帝,即使魏忠贤得势,但是魏忠贤始终知道他的权势是怎么来的,他只能忠于皇帝,他的头顶永远只有一片云,对朱由校而言这样就够了,国家能运转下去,自己还不用干活,至于贪污腐败什么的,皇帝才不在乎,反正天下都是自己一个人的,只是自己开心了临时给下面的狗一根骨头,哪天不开心了想要收回来易如反掌。
魏忠贤和他的阉党能做大,说白了全是狐假虎威,朱由校才是背后真正的老大,可是到了崇祯时期就不一样了,崇祯帝一口气收拾掉了魏忠贤和阉党,东林党东山再起一家独大,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制约他们,崇祯又不信任太监,他17岁登基,年少气盛,觉得自己可以夺回大权,乾纲独断,可惜他错了,他面对的都是一群政治老手,这群政治老油条连魏忠贤都熬过去了,对付他一个17岁的孩子不在话下,崇祯的话在他们耳朵里打个转就出去了,国家的政令根本无法彻底施行,就算是施行,也早就是变了味的,东林党味的。
朱由校死的时候,告诉崇祯说“忠贤可用”,可是崇祯就是没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他只看到了魏忠贤和阉党杀了很多大臣,贪污了很多国家财富,可是他没有看到魏忠贤和阉党用人,为皇帝为大明朝当一条忠实的走狗,阉党覆灭,东林党没了钳制,不受皇权控制,崇祯想迁都南京,他们不允许,崇祯想和满族谈判,腾出力气收拾乱贼,他们也不允许,最后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上吊殉国,以爱国之士自诩的东林党,分分钟投靠了李自成,李自成败了,又分分钟投靠了满清,这样一群墙头草随风倒的人,崇祯依靠他们来救国治国,大明焉能不亡?明朝亡于党争不假,但其中最致命的是东林党最后当政,崇祯时期利用这样的一群大臣治国,大明的灭亡也是意料中事。正所谓:阉党害一时,东林祸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