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魔盗团 豆瓣(惊天魔盗团影评)
(相关资料图)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千年前孔子这样说。他告诉我们,眼见耳听未必为实。你认为看到的越多,越容易被骗。
你以为一切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可能只是一叶障目。你以为抓住的是关键节点,其实它们可能在被忽略的那部分。
你以为直击本质,其实已被纷繁缭乱的现象绊住手脚。
真相很难被完全洞悉。到底是正在走近真相,还是被误导呢?
一、美式英雄主义的赞歌——一场众目睽睽之下的劫富济贫“魔术”
《惊天魔盗团》讲述的是魔术团队“四骑士”在众目睽睽之下,用“魔术”偷天换日,完成盗窃,并劫富济贫的故事。
“四骑士”的成员各具闪光点,他们拥有高智商,掌握尖端科技,精通各种魔术技巧以及心理学等。
四人因为神秘人的一张卡牌集结,最终杰西·艾森伯格率伍迪·哈里森、戴夫·弗兰克以及艾拉·菲舍尔组成全球最优秀的魔术团队“四骑士”。
像是拥有超凡智慧与胆量的现代罗宾汉,他们运用魔术才华,与舞台之上劫富济贫,高调地完成了一系列不可能的任务。
他们提前将存在巴黎银行的现金转移至拉斯维加斯的表演舞台,并且在众目睽睽下(包括财产所有者),让预先被选中的人“抢银行”,随后将巨额财富转给观众,现场纸钞飞舞!
不在场证明常出现在各种悬疑类影视作品中,《惊天魔盗团》虽然没有直接提及,但“四骑士”误导众人,让他们以为银行是直播时被抢的,给自己提供了不在场证明,让FBI即使有所怀疑也没有证据定罪。这混淆视听的招数实在是妙。
如此高调行动,自然引起FBI调查警官的怀疑。然而却又无计可施,如果真的定罪,就相当于承认“魔法”存在。
调查者一行人找来了著名的魔术揭秘师布莱德利。他认定抢劫银行的这个魔术,是用声光电以及舞台障眼法完成的一个魔术,自以为聪明,殊不知已经入局。
而与此同时,迪伦和艾尔玛认为,完成这个魔术,需要有外界的队员的帮助--只是,他(她)究竟是谁?能找到他,这个案子就基本告破了--倘若这个人不存在呢?迪伦·豪伯斯又要何去何从?
电影的核心早在开头的台词中就已经显现:“你认为看到的越多,越容易被骗。
而所谓看见,“看的过程其实是过滤、理解,寻找,定义。”
魔盗团的工作,则是“用观众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注意力,来制造假象”。
“因为你越接近,看到的事实越少”
对于《惊天魔盗团》这部电影,有人惊叹于聪明魔术师的高智商犯罪,有人关注于“邪教组织”的恐怖活动,而在我看来这是关于一个“看到”,“误导”与“走近真相”的故事。
所以当你以为离真相越来越近?不,或许你早已一步步入局。假象的制造者正利用你不断深入的注意力,误导你。
当你凝望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
二、自我中心让人总以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那个,选择相信自己“看到”的,相信自己的判断力。
当然,所谓“看到”,既包括关于这件事具体看到的内容,也包括一个人以往的沉淀——阅历,可以体现在知识丰富,见多识广等。
1.就像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有时候越是见多识广的聪明人越容易被骗或走上歧途。
就拿我们熟悉的牛顿来说,他在力学、数学、光学等多领域研究成就卓著。当研究受挫,即便是他,也难免执着于纷繁缭乱的现象,而无法参透其本质,于是蹉跎了后半生四十余年相信宗教,钻研神学,力图证明上帝的存在。
他说:“重力解释行星的运行,但不能解释谁使行星运行。上帝治理万物,知道一切可做或能做的事。”
最不该相信神学的人却偏偏要为上帝证道, 在他以为不断走近,将接近真相时,却是已经走向歧途,越错越远了。
伟人如此,更不必说我们普通人了。
再说近几年频发的高学历被骗被洗脑的案子,甚至还有富商被一个荒诞的骗术被洗了脑,有人自称爱新觉罗后裔,财产都在海外……种种或高明或低端的骗术,却总有平时的聪明人相信。
当你逐渐相信骗子的话,注意力越发集中,往往越容易暴露真实想法,心理活动更容易被洞察。
即便骗子不像电影中精通催眠和读心术,即使只是一个拥有一定阅历的普通人,也能从你的表情中获取很多信息。分析你的心理,从你的角度出发,误导你。
与此同时,假象用更多的吸引力,像黑洞一般,让你卷进漩涡,越陷越深,难以抽离出来。
2.惊天阴谋,劫富济贫或许与我们这样平平无奇的小人物无关,但生活离我们再近不过,所谓人性使然更是在每个人身上展现。
人无完人,有自己的原则,更有弱点。
经验教训开始再深刻,最终也会化为模糊的概念,再加上复杂的情境,关键时刻作用有限。和欲望对抗的过程中,在原则边缘一次次的摩擦与试探,消耗着你的精神和耐性。一根绷紧的弦越发松垮……
对选择,对真相的逃避让你决定放下理智,放弃纠结,最终抛弃原有原则,沦陷。
3.互联网时代,谣言止于智者,回归自己的生活
如今互联网发达,信息大爆炸,吃瓜群众早已对各种谣言满天飞,舆论风向任性反转的情况习以为常。
言论自由背后,水军,暗箱操控舆论,跟风黑的情况都有存在,有时你看到的可能只是有人希望你看到的。也许我们无法窥探真相,但保持冷静,尊重他人不失为一条底线。
所以,有选择的相信,多观察,倘若真的无法透过现象,窥及本质,那就少下定论。未知全貌,不予置评。毕竟,专注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